14. 大学第二弹

刚进入大学的我不懂爱。我只知道要拥有轰轰烈烈的人生。所以在刚入学不久我又搞了一次大事件。

就像所有其它大学新生一样,我把几乎所有社团都加了。什么英语爱好者协会、计算机协会、动漫社、自行车协会……这些协会也都在初期积极地举办各种活动,我也天天得忙着安排自己的时间表,以便能尽可能多地把我感兴趣的活动都参加了。

其中英语爱好者协会(简称英协)是全校规模最大的协会,有上千人的会员,活动规模与频率也是最大。这个大事件就发生在英语爱好者协会为招募新会员办的一场疯狂英语讲座上。

大家也明白的,以我高中的经历,看到这样的活动能不去吗?不论是去踢馆还是去学习我都得去的。

于是我去了。

主讲是前任英协会长范永翔(起个化名真难),他是自己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一些疯狂英语的资料,然后自己疯起来的。我坐在特别靠前的位置,就是想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个主讲人,同时也方便随时行动。

终于,我发现了两大问题,一是他的发音有问题,二是他对疯狂英语的理解还没有我了解得多。我直接就上台了。

同样是在万众瞩目下,我开始讲我自己的了。大体上是说他讲得不对,应当是这样的……

这位前辈当时确实很有风度,他在旁边听着我讲了好一会儿,等我把要说的说得差不多了的时候,他发动大家为我鼓掌,又把我狂捧了一番,说今天活动结束要好好交流一下。

我被他这样化解了,但是丝毫没有减少我给听众们带来的影响,只是这个影响变成了这场讲座一个加分项。活动结束后,很多人围着那位主讲人和我,交流了很久。上次大会上是让我们系的人关注到了我,而这次则是面向全校的。我的影响力更大了。

对这位前辈我确实是需要好好感谢他的,他并不代表李阳疯狂英语,只是那时候李大师有影响力,他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进而能为英协招来更多的会员而已。我感谢他的是,他不仅没有对我的踢场行为表示一丁点的不愉快(至少在我面前没有),他还不断邀请我参加英协的很多活动的组织,把我介绍给时任英协会长的柯会长。让我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里有了更大的舞台,后来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也给我很多的帮助。他现在是新梦想集团的资深名师,当时的英协会长现在也已经是某街英语的重要人物。我跟柯会长这些年来也是共同经历、共同成长了很多的。接下来我会慢慢讲到的。

在这场讲座的踢场行为之后,我在社团里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也认识了其它院系的很多朋友。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听课了,所以我得抓紧时间搞第三件大事……

13. 打住,儿女情长的事

到了树林子里,我们像往常一样坐在一起开始聊天。但我发现一个问题,这里光线不太好啊,怎么学习呢?看来今晚也就只能闲聊了,算了,下次想办法解决光线的问题吧。但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晚我的表现已经注定没有下次了。

那晚具体都聊了些什么我也不记得了。不过有一个片断有一些印象,因为她问了我让我不太好意思的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啊?”

“嗯,我也不知道,我平时没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现在想想的话,我觉得像你这样的就不错啊,人要容易相处,有共同爱好之类的。”

“那你平时除了学习之外有没有别的爱好啊?”

“有啊,其实我爱好很广泛的,我喜欢听歌,很喜欢音乐,自学了吉它。我也喜欢科幻的东西,看科幻电影,也看很多科普杂志,尤其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很多假设非常感兴趣……”

“那你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喜欢跟朋友在一起干些什么?”

“跟朋友聊天啊什么的也不错的。”

“我是你的朋友吗?”

“那肯定啊,不早就是好朋友了嘛,不然我们怎么会在一起这么久啊?”

“那我是你很好的朋友?”

“对啊,你是我离开家以来认识的最好的朋友,来这边后只有跟你聊得这么投机的。你绝对是我离开家后最好的朋友。”

“哦,那我明白了……”

可惜的是我当时不明白这样的对话是什么意思。我还真诚地继续聊着杂七杂八的事。后来我们就各自回去了。

在那之后她常常因为有各种安排不能和我见面了,我找过几次后觉得不好再多问了,万一把人给问烦了。我也就不联系她了。

有一天我一个舍友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特别摸不着头脑。

“你认识XXX吗?”

“不认识,没听说过,怎么了?”

“我就直说了啊,是这样的,你是不是没有再跟王姑娘谈恋爱了啊?”

“我本来就没有啊。”

“是这样的,XXX想追王姑娘,但是呢大家都知道你跟王姑娘这么好,所以他托我问问你同意不同意。”

“这叫什么话啊,他要追王姑娘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哪里还用问我同意不同意,你们真奇怪。”

“那我就给回话了,就说你同意?”

“回吧回吧,别说什么我同意,离谱,想追就追呗。”

看来在当时就只有我一个人不懂爱,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我做为事情的当事人始终没有搞清楚过状况。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知道我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是有多投入了吧?这样的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了,我还在纠结于给王姑娘最终没有辅导好英语。

我倒是没什么后悔的,因为我的精彩人生马上就要开始了。

你们扔砖砸死我吧……

12. 普通话被辅导出来了

聊了很久之后才谈了一会儿关于英语的事情,我估计是她觉察到我一直想聊聊学英语的事。

她后来说:“要不这样吧,我们每周一、三、五(当时说的具体时间我想不起来了,差不多就这样吧)晚上都来这里,你给我辅导英语怎么样?”

“我的时间好安排,没有问题的。”

然后我们聊了好久,也没有提多少学英语的事。反正以后时间多着呢。我这个人吧常常是后知后觉的,在当时真的特别单纯。我要说一下我当时真切的感受,估计你们都不相信。

我当时心里真实的想法是“果然是北京人啊,普通话可以说是她的母语,说起话来那么流利,想到哪里就能立刻自然、快速、以标准的发音说出来,我发现我说普通话的时候还没有我在说英语的时候那么舒服呢……”

就这样,她目的不纯地(我现在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这么说)跟我聊啊聊,我目的很单纯地跟着她聊啊聊。一聊聊到很晚我们才回去了。

回去后宿舍里的舍友们可就开了锅了。

“今天看到你跟王小丫在一起啊?”

“你艳福不浅啊,她可是有无数人想追都追不到的啊!”

“你们晚上去哪儿了?”

“你真是太厉害了,一入学就这么大名气,还能追到美女!”

……

我觉得这些人怎么这么八卦啊:“你们别乱想了,我跟她可没有什么别的事情,王小丫只是想学好英语,让我帮忙辅导辅导而已,哪有你们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啊……”

“谁相信啊?”

“信不信由你们吧,我可没那么无聊,赶紧睡了吧。”

其实我当时真的不想跟他们谈这件事,因为我还在筹划着如果尽快把每个科目的老师给搞定了,以后不用每节课都要去上课,我也不愿学别人那样,老师点名时让别人帮忙答“到”。我要正大光明地不去上课。真的,我当时确实是在想这些……

唉,我是不是注定了以后要出家当和尚啊?

我跟王姑娘(不用前面的化名了,怕让你们掉出剧情)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在一起,不仅仅是在约定的时间里去图书馆。

我其实心里也有过别的念头,我也想过要是我们是情侣也很不错啊,她这么漂亮。但是不行,不能乱想,人家是想要好好学习的,是想让我帮她辅导英语的,但这么久了我都没有实质性的帮到她什么,哪还敢乱想啊,不能这么不要脸,赶紧想想怎么帮人学好英语吧,跟她聊了那么久的天,我的普通话都明显练得很熟练了,我一有不确定的发音、不确定的词语都会随时找她问的。她没有我这样对语言的敏感,所以没有像我这样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来问我问题,我更应该好好想想怎样才能真正帮到她……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这段经历并不浪漫,现在回想起来,王姑娘可能也很失望吧,遇到这么一个无趣的人。结局也是不久后的一次事件。

那天白天她跟我说:“今天晚上不去图书馆了吧,宿舍楼西边有一片树林,那边环境更好一些,人也少,我们要不去那里吧。”

“嗯,这样也好,离宿舍楼也近些。”

晚上出门前舍友知道又是去和王姑娘约会了,问我:“又去图书馆约会啊?”

“今天不去图书馆了,我们要去那边树林子里。”

“什么!你们关系这么好了啊!要去树林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哈哈哈哈……”

“别胡扯了,图书馆太远了,我们说话又常常打扰别人。树林子那边有利于学习的!”

我懒得跟他们解释,整天都是些不正经的思想,在一片喧闹声中从宿舍里逃了出来。

11. 情窦还没开

前面提到一入学就整了一件大事。我的知名度一下就给提起来了。结果发生了一段跟致青春里有些相似的故事,当然差距太大了,结局其实并不浪漫。

有一天上完课,我刚出教学楼,后面传来一个女生的声音:“同学,你好,等一下!”

我回头一看,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生在朝我这个方向挥手。我左右看了一下,没有别人。

“就是跟你说话呢。你是叫赵金海吧?我叫王小丫(当然是化名,哈哈,别打我……),你就是那天在迎新大会上站起来讲学英语的那个人吧?”

“哦,是我……”

“看你的背影就差不多认出你来了,你现在可是我们系里的红人啊!”

“呵呵,是吗?一般般吧。”反正此刻我的脸应该是我们系里最红的了,这也算是红人吧。

“我其实一直想跟你认识一下的,我特别佩服你,不知道能不能跟你做个好朋友呢?”

“嗯,可以啊,没问题的。”

“走,我们边走边聊吧。”

“哦。”

就这样,我们一起往宿舍方向走去,边走边聊。

她说:“其实我也很想学好英语,但一直都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不如你帮我辅导辅导吧,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哦,没关系的,很乐意的。你之前是怎么学的?都有哪些困难?”

“我就是跟大家一样啊,听课,做作业,背单词什么的,但听你那天说这些方法都不对。要不这样吧,我们晚上一起去图书馆,到时你帮我仔细测试一下我的水平,然后再给我一些具体的建议怎么样?”

“嗯,这样更好,这样更有针对性一些。”

“那就说定了,今晚八点我们在图书馆门口见吧。留一个你的手机号给我可以吗?”

“可以啊,我的手机号是……”心里咯噔一下子,幸好我爸把他当时用的手机留给了我,在我们老家那里哪有学生用手机的啊。

边走边说,很快就到宿舍区了,就这样我们约定了晚上见面时间、地点。简单聊了聊各自的情况,她是北京人,也喜欢计算机、音乐什么的。我回到宿舍后还有点恍惚,我觉得我说话的时候始终很被动,让我讲关于英语的事情的时候我会很流利,但其它的一切都凭她安排着。我又想,也没什么,可能是我普通话说的不好,所以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还不是很顺畅,所以反应比较慢。正好她是北京人啊,以后我帮她学英语,她还能帮我练普通话呢。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晚上我如约到了图书馆。王小丫已经在那里等我了,我还以为我迟到了呢,看了一下时间还好,我很准时到的(我就没有想到提前一些时间)。

“我来了半天了,心里一直很紧张,会不会因为今天太突兀了,你不会来呢。你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

“哦,没有,我没有觉得突兀,说了来就肯定会来的。”

“那就好,我们进去找个地方坐吧!”

“哦,好。”

我跟着她一起进入了图书馆,走了一圈找了一处没有人的地方坐了下来,她说怕我们说话打扰到别人。

我已经准备好给她测试一下口语了,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因为我们一直在聊自己的爱好啊,经历啊什么的。我心里有点着急,得赶紧把话题导回来啊……

10. 大学第一弹

学校开学了。我开始整了。

第一件大事是在我们系迎新大会上。我忘了说了,我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填完志愿的时候我的老师很疑惑,问我为什么不报英语专业呢?英语学那么好。我说正是因为英语学得好才不报英语专业啊,我都自己能学好了还花那钱干什么,再说了我的最大爱好是计算机。在迎新大会上我了解到,英语其实对这个专业也很重要,但是呢有很多同学仍然学不好。因为在大会的一个环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哈哈。

组织者安排了学长现场答疑的环节,从高年级里挑选出来所谓优秀学生坐在台上,让我们这些新生提关于大学生活与学习的问题,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来回答。

有一位同学提了如何学好英语的问题。台上几位的回答让我越听越火。火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给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更是因为他们的逻辑完全混乱,作为学计算机的人竟然能说出他们那样逻辑混乱的话来,那是我不能容忍的。因为他们的回答是这样逻辑:

  1. 我英语学得不好;
  2. 我也不太清楚怎么学好英语;
  3. 学好英语要多背单词,多做题,把语法学好。

我受不了,我实在受不了,你可以说完第一点、第二点,然后再说几句谦虚的话,甚至问问在座的有没有英语学得好的来分享分享经验——比如我——这样即逻辑正确,又不误人子弟。你明明学得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学好英语,你还讲什么学习方法啊,让大家都变得和你一样,傻呼呼勇往直前地走在学不好英语也不知道怎么学英语然后又瞎学英语的道路上,雄赳赳、气昂昂……

在我忍无可忍的时候,竟然第二个、第三个大哥哥大姐姐仍然在以同样的逻辑继续分享着他们的学英语失败的成功经验。我高高地举起了手,看不到?举得再高一点,使劲地挥一挥。主持人说:“那位同学先等等再问下一个问题。”

我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别说了!我来说两句吧!”

台上台下忽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我一个人的身上,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得出来,他们心里都在想发生什么事了,这个家伙到底要干什么,我们正想要听听前辈们告诉我们学习英语的技巧呢,这个家伙非要打断是要干什么?

我不理学长们是什么样的反映,也不管现场老师们怎么想,然后就开始自顾自的讲了起来。

“英语学习其实很简单,根本不是他们刚才说的那样,你不用背单词,不用学语法,更不需要题海战术……”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自学英语,至今从来没有背过单词,我将来也不打算背单词!”

“我上初三才知道英语竟然还有语法,我不懂语法书上的语法,但我会使用符合语法的语言……”

“我从来不用做题的方式来准备考试,但我考试时答题很快,考试时的乐趣就是跟几个朋友比谁是最先交卷的,我的考试成绩向来是排在前几位的……”

同学们听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我越说越自豪,越说越来劲,时间也过去了很久。这时还是系学生会主席比较有经验,她在恰当的时机接上了话,同时也夸了我几句,然后巧妙地说时间问题以后有机会让我给大家再分享,让我告诉大家我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班哪个宿舍,让感兴趣的同学以后多找我请教等等。然后就继续后面的环节了。

但我已经激动得根本就不知道后来还有什么环节了。坐下来后周围的同学都找我要联系方式,同时不停地说对我是多么的佩服。

我一进校就给我们系的全体同学、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举动不仅为我今后在学校里很轻松的就实现很多同学梦寐以求的想法,还差点给我带来一段Romance……

09. 进京

之前讲了我高中及以前的经历,同时也讲了讲关于我记忆力差的问题,顺带说了点记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可能有点偏理论了,看起来也没意思,所以我之后尽量写得通俗一些。

我说我记忆力差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我在回忆上述经历的时候大体上是不会有太多出入的。但肯定有记得不对的地方,我相信我的朋友们要是仔细看了的话,可能会有某些对不上的地方。有时候是这样的,即使他们都说我记错了,我也不承认的,反正都是过去的事了,万一你们串通起来利用我记忆力差来骗我玩呢,嘿嘿,我可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上你们的当了,哈哈哈……(其实我觉得我笑得好悲凉啊,因为记忆力差常被人骗,也常忘了别人借了我的钱和东西还没还)

接下来要讲我2003年来北京之后的经历了。各种事情挺多的,我也不知道如何说起了,还是先按时间顺序吧,从进大学开始(近来好像有好多电影有这样的场景,什么致青春,什么中国合伙人之类的)。

我做为一个山沟里出来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来北京却没有之前想象中的会被震撼到的感觉,因为我来之前已经练了一年多的普通话,并且把北京的地图几乎全都印在大脑里了,出了火车站坐几路车,怎么换乘能到学校都一清二楚。

不过呢,准备得再充分,内心再强大,也无法改变我山里娃,小地方来的人的气质。都说相由心生,在这个时候怎么这么不灵验呢?我从周围人反馈回来的信息里,明显能感觉到他们认为我很土,我这么前卫、强大的内心怎么就没生出一个时尚、洋气的相来呢?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其实跟相不相,心不心的没有多大关系。跟气质也谈不上,主要还是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唉,不洗澡的人能散发出什么味道大家都懂的。

我和我爸是开学前一周左右到的,所以我们两个也就把北京的景点都去了一遍。在居庸关那里被骗了上千块钱的事我就不想再说了,那个假装道士的骗子你就等着你的报应吧,哼!

我爸回去的时候我不放心他一个人坐火车,极力劝他坐飞机先到兰州,然后再坐长途汽车回家。那也是我们家人中第一次坐飞机的经历,我送他到机场,心里其实很紧张又很羡慕。几个小时后估计已到达目的地之后打电话给我爸赶紧让他讲讲是什么感受,同时发自内心地惊叹人类文明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啊!我妈也一个劲地说真高端啊,都坐飞机了,太洋气了。

前面说我开始了一个人闯荡江湖的生活,其实准确点说,这个时间点应该从我爸的背影消失在机场后我独自离开机场时算起。我内心一下感觉到,外面的世界,我来了,我要整点动静出来!

08. 高中总结

我的高中生活是美好的,一直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天马行空,毫无顾忌。从来没想过高考的事。

因为我心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到时高考完了,我只需要选择要去的地方,北京、上海、深圳,按往年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把那些地方的大学都填上,总有一个能考上的。我是自学的人,上大学是为了我离开大山沟,就这么简单!”

而我就是这么做的。高考的时候我在数学和理科综合两门考试的时候都睡着了,因为把会答的都答完了,不会答的我就都空着。我也不检查,我也不瞎蒙。就等睡好了交卷。

考完试很多同学很郁闷,但我觉得非常好。我估的分数跟我填的学校差距不大。当时我有很多获奖证书,有几个可以给我高考成绩加20分的,老师说让我把名额让给别人,我也没多想,我知道肯定有人托关系了,但我无所谓。那年据说我差两分可以考上人大,如果加上20分的话,我可以随意选重点大学。但人们哪里知道我的打算啊。

高考完了我们四个又办了一次培训班,也就是前面发的照片里的那次。我们办得更规范了一些,专门租了教室,从学校托人租了桌椅,有打印精美的教材等等,收费变成了80元一个月。但也只招了26个人,因为第一次我们就只招了26个人。

办完培训班后我们就各奔东西了,我没想到的是他们三个人竟然都填了兰州的学校,就我一个人到了北京。可能要逃离大山沟的愿望最强烈的只有我一个人吧,后来事实证明其实大城市也都差不多,走到哪儿也就那几家吃的,那几家穿的,那几家用的。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就是要离家越远越好。

2003年8月底,我和我爸来到了北京,我们都是第一次到北京,异常激动地看了天安门,看了毛主席,爬了长城,当然也被景点算命的骗子骗了!

在这里我开始了我一个人闯荡江湖的生涯!

我的记忆力其实是特别差的。我跟周围人仔细对比过,总体记忆力低于绝大多数人。还有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即使我记住的事情,在我大脑里都是像被浓雾覆盖着的感觉一样,根本就没有清晰的记忆,即使是刚刚发生过的事也是如此。我认识的人长什么样子、什么穿着打扮我都记不住,只有少数静态的画面可以记住。这样的情况还常常导致尴尬的状况产生,让人误以为我不重视对方。目前基本确定我的大脑应该有问题,但我不想去检查去确定什么,以后再说吧。

以上所讲的是10年前再往前的事情,虽然我能讲出来,但实际上我真实的感受是这些好像是别人的故事,只是我太熟悉了,能用第一人称讲出来。我有时候怀疑我可能是个克隆人或者机器人,被植入了那些记忆而已,以前的那些回忆真心没有代入感啊!

如果不是克隆人或者机器人,或者类似的情况的话,我觉得有必要趁现在把那些经历记下来,以防再过些年全忘光了。上面讲的这些经历其实已经很简略了,好多细节都已经想不起来了。我常常需要我周围的朋友帮我回忆一些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很多事情周围人记得比我清楚得多。我以前常把车头当作我回忆往事的工具,他能记住当时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穿着什么衣服,等等,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我也经常对李小开说,你就是我的硬盘,我想不起来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从你这里来调用。

我的亲身经历也说明了一个二语习得里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学习者常见的误区——记忆力。语言能力的获得跟记忆力的关系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大。根本不需要去专门记单词、背句子、背文章。

语言能力获得的过程其实是人的大脑把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I’d like to eat an apple.”这句话,人在习得时大脑其实是在把苹果的形象、味道、说话者当时的感受、表达这种感受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等的所有相关信息整合关联起来。结果当然是记住了这句话,但不仅仅是记住这几个单词而已,而是建立了跟这句话相关的所有信息的一个关系网。这个网在大脑里生成后,当相关的任何信息被再次触发的时候,其关联的信息都会相应被触发。比如想吃苹果的想法在大脑里产生的时候,相应的苹果的形象、味道、“I’d like to eat an apple”这句话的声音等等就全部一起被调出来了。实际过程肯定会比我这里说的更复杂一些,但这是大脑本身具备的功能,这也是最自然的语言能力获得的方式,也就是最快速、最高效的。

我们学习语言感觉停滞不前的时候,就停下来想想,是不是又走偏了,是不是又去背单词去了?又去分析语法去了?这些做法对学习语言是有帮助的,但不是最高效的,因为那些不是人的大脑获得语言能力的自然方法。

关于语言学习中跟记忆相关的我再啰嗦两句。我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是不用背任何东西的。但我目前没办法用我自己的经历百分之百地证明我这个说法。我能百分之百证明的就是单词不用背,因为我从开始学英语到现在,从来没有背过单词,但没有因为我不背单词而记不住单词。

至于为什么说我不能百分之百证明的原因是我高中的时候背过句子和文章,总共背过的文章也就十来篇,句子不知道背了多少。但实践中我发现我背过的东西跟在用的时候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即使是我在说话的时候用了跟我背过的一模一样的句子,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说的时候跟背的时候的感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我说出了那句话不是因为我背过了它,而是在当时的情景下,我的大脑调用出了相关的所有信息,组织起来的句子,刚好跟之前背过的那句话相同而已,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我说完了,才意识到原来这句话我是背过的。

有很多老师和学生没有注意到过这点细微的差别,其实这正是语言能力获得过程中不需要背诵任何东西的证明。我因为背过句子和文章,出于严谨的态度,我不得不说我不能百分之百用我的经历来证明,但我也是99%地确信这一点。

话说回来,背不背诵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觉得背诵文章、句子是一种享受,有些句子、文章确实很优美,让人忍不住想要记住,那完全没问题。我说的不用背诵是针对那些认为用背诵来学好语言的观念的。因为有这个观念,出现了好多神棍,在那里用什么记忆法之类的骗术忽悠钱,让学习者非但绕了弯路,还损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07. 冲天的自信心

回到第一次办培训班的时候吧。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跟学习英语非常有关的。

我们有一天晚上在街心花园练英语的时候,有个学员很紧张的跑过来跟我说:“赵老师,有个人到我们这里一直说英语,你去看看是不是他们那边的人来踢馆了?”。

我说:“是吗?这么大胆,走,我们去看看。”

来者是一个长得比较壮的小伙子,一看就比我们大几岁,在对着我们的学生说英语。我过去说:“你好,我是这个培训班的老师。”

他说:“Oh, really. I am a college student. My name is xxx. It’s a pleasure to meet you!”说完伸出手来要和我握手。

我心里很有戒备,看你想干什么,我跟他握了握手,说:“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I am really excited to see you guys helping these students practice English. I went to English corner very often in college. I didn’t expect that someone organized an English corner in my home town!”他好像特别爱说英语。

“我们这里不是英语角,是我和几个同学办的培训班,晚上来这里练习而已。”我说。

“Oh, that’s wonderful. I think we could be friends. You guys are doing a wonderful job here. This is a special discovery for my summer vacation…”他就这样不停地说下去了。

我就是不跟他用英语对话,我随时等着他开始踢馆。但过了十几分钟我渐渐发现,是我误解了。原来他真的是把我们这里当英语角了。他是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放暑假回家来了。当然了解了这些后心里的戒备就全都没有了。这时我就用英语跟他聊了起来。

当我一开口说英语的时候我看到他愣了一下,他说:“Wow, your pronunciation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native speakers! It’s unbelievable! What’s your secret?”

一听到这个,我心里一下就兴奋了。开始用英语给他讲我是如何练习的,如何利用我们所有可以利用到的工具,不断听,不断模仿,不断地练习。听得他入了神。一连三个多小时,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给他讲学英语的方法和感悟。直到很晚了才回去,我们约定了每天一起练英语。

那天晚上我回家后兴奋得睡不着觉。因为一年多来,我们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方法是不是真有效,我们到底能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今天晚上的事实证明,我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重点大学的大学生还要好,并且语音语调还更加地道。我始终不敢相信,第一次使用英语跟人聊天,我能滔滔不绝地说上三个小时。

多年后我研究二语习得的原理时知道,我们当时的学习方法确实是符合语言习得的科学原理的。只是当时不懂那些原理,中间绕了很多弯路而已。如果能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练习的话,一年多的时间完全可以缩短为二至四个月。也就是二语习得的沉默期。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去追求用英语表达自己,而是不断地听,不断地输入大量的音、视频的东西,把声音跟意思建立最直接的关联。有了最基本的输入积累后才可以去开口练习表达。幸运的是我们当时因为四个人共同竞争,共同督促,并没有因为这个时期被拉长到了一年多而让我们觉得有挫败感,相反,因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情,让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信心与动力。

我自己还发现一个重要的现象,那就是当老师的时候自己的英语水平进步奇快无比。因为我们要教学生,所以备课的时候要把材料准备得更加充分,要想到学生可能会问到的任何问题,我们要提前上网搜索大量的资料,以防被学生问倒。

同时我们号称以语音语调见长,之前自己练的时候虽然已经对自己要求很高了,但有了学生,我们决不敢误人子弟。

在我们买到的资料里,有相当多疯狂英语的资料,李阳喜欢在磁带里录自己的声音,虽然他的口语发音比很多一般中国老师的好,但我们也听到大量错误的发音,以及怪里怪气的语调。我们也见识过盲目的崇拜者竟然不跟着老外的录音模仿,专门模仿他的语音语调,这是我当时非常不喜欢看到的。这也导致我在若干年后和他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我们当时买的资料里我最喜欢的是空中英语教室系列的杂志,我从初级版的大家说英语一直听到中级的空中英语教室,再到高级版的彭蒙惠英语。现在跟空中英语教室北京总部的朋友们关系很好,见到彭蒙惠老师的时候她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她听了我在大山沟里听她办的杂志学英语也非常激动。她当年离开大陆的时候就是从兰州离开的,对甘肃也有特殊的感情。我对这个杂志的评价是它是全世界最适合亚洲人学习英语的杂志!

至此,简单总结一下吧,帮助各位看我们的经历的朋友梳理一下这一时期所反映的英语学习方法。

首先,我在小学的时候没有被人为的灌输英语学习方面的杂念,入门时就直接听录音,直接接触英语这门语言,而不是纸上谈兵。自学整套音标跟别人教来的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每个音标都是我仔细从单词中听出来,然后自己记下来的,而不是先听每个音标怎么读再去组合起来拼读。这当中的细微差别对语音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接着初中三年几乎没有接触过语法,完全靠着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在接受,也没有努力去学过,因此这三年的中式英语并不是很强化,以致于我能在高一的时候及时矫正过来。

高一那天晚上是真正重要的一次转变。完全确定,不管考试,不管老师的看法,不理同学们的怀疑,完全按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去获取语言能力。

之后我们四个人共同学习又是得以持续练习下去的重要因素。我知道有很多人不乏我当时的决心,但几乎没有听到能坚持下去的,要知道人的本性就是没有毅力的。我不相信毅力这个东西。能吃苦、坚持的人很多都是怪胎,偶尔能成为人才,但有很多变得非常二,也容易被什么成功学、传销组织之类的给忽悠了。所以我从不强调坚持,如果一件事情要用坚持才能做下去,说明这件事你真的不喜欢了,你都不喜欢,能做好才怪呢。只为了心里的一个执念——要做一个能坚持的人——硬撑下去,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过一个成功的案例!

06. 第一次举办培训班

时间到了高二第一学期结束前。我们发现有人到我们家那边贴出海报,要办李阳疯狂英语培训班。我们几个人买过各种英语学习资料,李阳的资料当然也买过。起初我和李小开两个人是带着很大的好奇心去报名点咨询的,没想到这一去引发了我们要踢馆的冲动!

我和李小开在他们的咨询处跟他们聊天,那个主办人也是主讲老师听说我们学英语的事迹也很感兴趣,过来跟我们聊天。我们发现他始终都在引导我们要参加他的培训班。我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你有什么本事能教我们啊,吹了半天也没听你说一句英语啊。

就这样我们俩不断地试探,就是想听听他英语说得怎么样。最终逼他说出了一句话,我和李小开两个人面面相觑,头顶挂汗。就这中国式发音的英语啊,还想到我们的地盘上骗钱,son of a gun,看我们怎么收拾你!

我们两个听完他说英语之后,糊弄了几句找借口走了。走出来的路上我和李小开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我停下来,对李小开说了一句非常豪迈的话:“咱们办培训班吧!”,“好!”

就这样我们快步赶回家开始张罗办培训班的事情了。

我们说干就干,第一件事就是买纸,李小开的某个姑父还是谁来着书法非常厉害,我们就把海报内容想好,让他帮忙给我们写。写了一大叠之后,我们自己用面做了浆糊,就开始全城到处贴海报。我们免费招生!

学校快放假了,期末考试也结束了,就等最终的成绩公布出来就正式放假。所以我们去学校借来桌子椅子,摆在学校门口的街边上,桌子上放着我们自己做的“报名处”的小牌子,我和李就坐在那等人来报名。

小县城里做事就是方便,我们贴的海报还是有效果的,一天下来就报了好几个学生。可能主要是因为免费吧。但有个家长带着他儿子来咨询的时候把我们狠批了一顿。

“你们为什么要免费?”
“因为我们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让更多的学生不要再用错误的方法学英语了。”
“你们凭什么免费?”
“……”
“你们贴的海报用的纸是拿谁的钱买的?你们教学的教室从哪里来?你们用的教材谁给钱?”
“家里人给的钱,教室用的是亲戚家新装修的房子还没住进去呢,教材也是家里人给钱打印……”
“你们很高尚啊,做公益,结果要你们父母掏钱,你们觉得这样很合理吗?”
“……”

我们真的无语了,实在没有想到,我们免费办培训班还会被人批。但他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啊。

我们回去后商量了一下,我们确实不应该拿家里人的钱去做给我们脸上贴金的事。我们还是收费吧。

简单估算了一下我们可能会花费的成本,我们决定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我们每人收费16元。前面已经免费报名的,我们担心他们认为我们骗钱,就决定在学校正式放假之前,可以先跟着我们每天早、晚在河边免费练习,即使之后不参加了也行。

第二天又招了一天,招了二十来个学生。我们决定不招了,怕人太多了我们管不过来。当然,我们这时候也通知了朱一和车头。我们四个人要一起办的。

在正式放假前我们天天带着这二十来人早上在河边,晚上在盘旋路的街心花园(因为那里有灯,人也多安全一些)练习英语。晚上常常引来人们的围观。

在那期间我们还时不时地关注那个李阳疯狂英语培训班的情况。那边招了10来个学生,每天也学我们在公共场所练英语,但是一点也没有气势,老远只看到一小撮人在那里手舞足蹈的,听不到任何动静。我们就跟学生们说,这也敢叫疯狂英语啊,好像还没我们疯狂吧,哈哈。

到正式放假的第一天,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要搞一个影响巨大的、极其高调的开课活动。虽然这期间我们没有再招生了,但有很多家长托关系一定要到我们这里报名,真的是托关系哦,有人都找到我妈,说非要给孩子报名。我们坚决不收的情况下还是让人数达到了26人,在之后我们就谁说都不管用了。

开课那天我们白天照常,我们通知学生的是晚上才是我们培训班正式开课。我们上午练完后让学生先回家了,让他们晚上先到河边集合。我们四个人开始做准备工作,我们自己做了一面红旗,买了几个喊话器,准备了晚上要练习的内容。

带着激动的心情一直盼到晚上,我们早早就到了河边。我们四个心里怦怦直跳。等到人到其之后,我们先在河边练了一会儿,让大家热热身。然后让学生站成一队,最前面是自行车,上面插着我们的大旗,我们四个分布在队伍的前后左右,浩浩荡荡地进城了。我们带着学生大声地读英语,在主要的街道走,我们要游街,哈哈。学生中有害羞的,我们就用喊话器说出他的名字,我说你要害羞,打退堂鼓,我就让所有人都看着你,看你还敢不敢害羞。当时街道两边密密麻麻全都是人,有人甚至站到车顶、房顶上看热闹。我也听到人群里时不时地传来赞叹声,心里不知道有多么的自豪。

我们就这样一路从河边走到了街心花园,人群也跟到了那里,几个小时一直围着我们看。

第二天正式开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异常兴奋,不停地回味昨晚的风光,同时还有人说那家李阳疯狂英语的班好像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办不下去了。

我们靠着这样的激情教了一个月,每天都是早上先到河边练,上午上半天的课,下午休息,晚上吃完晚饭到街心花园练。

这一个月期间还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对我们的英语学习与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说一件小事吧。就是我们当地的报纸报道了我们,这事对我们在当时是极大的鼓舞,大家把那份报纸竞相传阅。可惜的是我没有留一份做纪念,刚才想找找当时的东西,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找到。在当时我们太兴奋了,以致于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在做一件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事,应当留点什么下来的。后来我们高三毕业后又办了第二期,这一期留了一些资料,包括我们的教材之类的,反正我也不打算详细讲第二次办培训班的事情了,所以就在这里把第二次我们的照片放一两张吧:

dolphin1

dolphin2

05. 海豚四人组

那一晚的突变,成为我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的最大的根本动力。

从高一第二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结束的这一年多里,我们四个战友的经历在我学英语的生涯中几乎是最重要的一年。

有必要介绍一下我们四个。我不知道他们几个愿不愿意自己的真实名字被公开写出来,但我想至少把姓公开应该问题不大的。前面提到的朱一真的姓朱,我姓赵,另外两个人分别姓车和李。我常开玩笑似的把我们几个的姓这样连起来:赵车朱李,因为这样念出来在我们家方言里是“能看到猪”的意思,哈哈——“照着(方言读che)猪哩”。

前文先提到朱一了就先说说朱吧,我跟他真的是非常有缘的。虽然我到高一第二学期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存在,但我们两个的缘分从小学就开始了。那时候我每个月都要拉着我爸去给我买一堆期刊杂志,什么《少年科学》、《童话大王》、《我们爱科学》、《少年文艺》……之类的。你可能猜到了,他那时候也是常在那家报刊厅买杂志。他跟那位老爷爷(他已经于多年前过世了May him rest in peace in heaven.)聊天时知道,《少年科学》每期只订了两本,除了他每期都来买之外,还有另一个小孩每月都来买。朱一说他那时候特别想知道另一个小孩是谁。初中的时候我们在同一个中学,但不在同一个班。我因为英语突出,名气也比较大,还被老师带着到他们班演英语短剧。他那时候就注意到了我,放学的时候经常跟在我后面观察我。当然他还不知道我就是那个小孩。到了高中我们分到同一个班了,而我的同桌是他初中三年一直喜欢的女生。他看到我们天天粘在一起,也一直没有接近。直到高一那天我听到他读英语,我们开始聊了之后才发现,我们竟然是如此有缘。朱一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人,他的阅读面超出同龄人十万八千里。他们家是我们小县城最早有录像机的,后来是最早有VCD机的,也是最早有家庭影院的。他爸爸是音响发烧友,在他家有从德国买来的纯手工打造的HIFI音箱。朱一喜欢在他家(他家自己建了一个四五层高的楼)办Party,就是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几十人在他家,有红酒、啤酒、白酒、水果,放着音乐大家随意走动聊天。他始终让我感到惊讶。我跟他聊什么他都能聊,从英语学习、计算机,到理论物理学、宗教、艺术。多年后他有一次来北京,我就发现他竟然能跟女生大谈各种化妆品!我真不知道还有哪些方面他没有接触过。

接下来说一下车。就叫他车头吧。我跟他是幼儿园同学,哈哈。当时我们两个每天都要被其他小朋友打,当时有个皇帝,手下有个大将,还有好多兵,老师一不在就打我们两个,我们两个就一起哭。唉,惨啊。上小学后就一直没在一个班过,高中的时候又在一个学校了,他在隔壁那个班,所以我们很快就恢复了友谊。我认为他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他对声音、图像、动作的记忆力超强。我们一起看完一个电影之后,他竟然就能把里面的很多音乐、声音模仿出来。我觉得他是我们四个里面声音最好听的。当然不只我这么觉得了,他在大学的时候是广播站站长,这已经说明群众的耳朵是雪亮的(能用这个形容词吗?)。

李是高一才认识的。我认为可以叫他李小开。我跟他是革命友谊。因为我们两个一起在高一发起了反对学校乱收费的运动。搞得整个学校沸沸洋洋,甚至校方召开全校大全,宣布要运用警方力量查出组织者。这件事也是当年的大事,但跟英语学习没关系,就不详说了。总之可见我们的革命友谊之深厚。李小开是一个理科方面非常厉害的人。自己在初中的时候就偷来很多实验仪器与药品在家自己做各种实验,也是我认识的人中唯一一个有过汞中毒经历的人。

我就用真名赵金海,就不介绍了,讲我的经历就一直在说我,哈哈。

说完我们四个人,就该正式说说我们四个在那一年中是怎样学习的,以至于那一年后干出了轰动一时的大事。

我和朱一有了前面提到的那点事情之后,互相觉得我们应当组织起来,一起学习,互相督促。自然就先找到了车头和李小开。我们约定每天上学提前到学校,在操场上一起读英语,每天放学吃完晚饭一起到河边读英语。有什么新的资料、方法就共同分享。

中间的过程不再赘述。我把我们四个当时学习用的方法、工具说一下吧。这些都是我们四个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我们的装备:

  1. 小笔记本若干,用于随身携带,把积累的学习内容抄在上面,随时随地拿出来练习;
  2. 各种颜色的笔随身携带,用于随时写随时记;
  3. 文曲星一个,用于随时查词,但仅用于en route,这一点很重要,电子辞典靠不住,直到今天也是;
  4. 随身听一个,随时可以听磁带。当时车头买了一个带复读机功能的随身听,是我们几个中最高档的,我们都是自己听完了再倒回去,靠手感来确定倒回去多长时间;
  5. 收音机一个,用于在早上收听英语广播,当时主要听空中英语教室和VOA(当然在晚上偶尔会听到敌台的中文节目,听得我们心惊肉跳);
  6. 牛津、朗文等各种词典,用于在家准备资料时查词,在家的时候不用电子辞典,一定要多本词典对照着看,有时仅看一本词典里的释义是不能准确理解的。对照一下之后就清晰多了;
  7. 电脑与网络,我当时家里有电脑,也是很早就连上了网络的,所以可以用电脑里的音频处理软件把磁带里的录音细分成尽可能小的片段,让我可以非常精确地听清楚每个发音,有了网络还可以搜到各种资料(小插曲,当时想上美国白宫的网站,结果打开whitehouse.com发现了另一番天地,你懂的,哈哈)。

说完了装备,再说我们的作业流程:

  • 准备:我们学习的周期从晚上开始。因为只有晚上有属于自己的两三个小时。在这期间,我们各自把自己第二天想要练习的东西先抄在小笔记本上。用我之前提到的隔行抄写的方法,然后查出每个单词的发音,接着听录音,用波浪线记录语音语调。直到把第二天要练的内容已经练到80%左右的程度。后来我们把这部分的学习叫做“精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并不长,总共就两到三个小时。但这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是起相当大的作用的。
  • 晨读: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比其他同学要起得早,在上学的路上一路听收音机里空中英语教室的节目,偶尔跟着练练。我们会比大多数同学提前到学校,在操场上开始练习前一天晚上准备的东西。我们除了读自己的之外还会互相听,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就互相指正,有不清楚的一起探讨。直到开始上课。
  • 课堂:上课时我们一般情况下不听课,偶尔老师说要朗读课文或角色扮演的时候我们才会最兴奋。高二的时候我们班换了英语老师,她姓汪,我得非常感谢她。她跟我们说在她的课上如果我们不想听课就可以自己学,如果在教室不方便,我们可以自由行动,到操场上按自己的方法练习。后来她还给我们组织了一场全年级的讲座,由我们四个给大家分享学习方法,当然因为是第一次做讲座,我们自己觉得特别差,同学们倒是觉得我们几个非常牛。后来汪老师偶尔还会让我代她给我们班同学讲课。现在回想起来,她给我们创造的这些条件真的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到的。
  • 日常:放学后回家的路上我们跟上学路上差不多,但由于白天收音机收不到什么学习英语的台,所以要么就是边走边练我们准备的资料,要么就是听磁带。
  • 傍晚:吃完晚饭,我们四个会一起到河边,这个时候是我们一天当中最爽的时段。我们对着滔滔的河水读英语,对着对面层层的高山读英语,我们带着感情,模仿电影里的片段,动作,表情,语调,有时候互相用英语激情地对话,那是我们最豪迈的时刻。我们会一直练到太阳落山(我们家那边太阳落山要比北京晚几个小时),然后各自回家,继续下一轮的学习准备。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了一年多。到了后期,我们几个对于这样的练习方法产生了怀疑。因为我们好像练了很多东西,但自己到底能不能说好英语,心里总是没谱,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机会去使用英语,在那大山沟里根本就见不到外国人。朱一倒是见过几个联合国来的人,来考察扶贫款的使用情况,可是那人是日本人。

幸好没有在我们完全迷失之前,我们干了件大事,对我们的自信完全树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