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难得的专注

在我搭建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家分工行动也都完成了公司创办的各种手续。办公场地最终确定选在洛克时代大厦,我们租了500平米的场地,开始设计、施工,按进度预计能在五一之前完工并交付使用。

有了这个时间点,我们把开业时间定在五一,在开业的时候要先开一个课程,先招来首批的几十个学员。于是我提出既然是五一假期,我们完全可以办一次集训,价格可以不高,主要是为了聚焦人气,了解我们学校。集训结束后在这批学员中间可以产生一些日常班学员。大家觉得这事靠谱。当然前期联系讲座,进行市场宣传的任务就落在王豆身上了,我可以专心地准备集训相关的课程内容,这也是这几年来我最希望能有的状态,不用我再讲座自己联系,海报自己做自己贴,门票自己印,讲座自己讲,钱自己收,开课后自己讲课。我终于可以专心做一件事了。

讲了这么久的故事了,一直都在讲我的经历。正好在准备这次集训的时候我把很多东西在海豚俱乐部已有的探索的基础上做了整理。我把当时总结出来的具体可行的学习实施步骤分享一下吧,希望对正在阅读的你有所帮助。

将以下方法逐条实施,持之以恒,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最终就能养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我们的学习可以大体分为泛和精两大部分,推荐大家的比例是泛占70%以上,而精占30%以下。

一、泛(70%以上)

  1. 随身带着能听英语的东西,让自己浸泡在英语中。如收音机、随身听、MP3等等。千万注意不要求听懂。
  2. 多看英语杂志、报纸等。
  3. 利用好网络,经常上国外的网站,参加讨论组等等。
  4. 看英文电影。注意:刚开始时尽量用英文原声、中文字幕的方式去看。
  5. 听、唱英文歌……

二、精(30%以下)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要有标准发音的配套录音。
  2. 隔行抄下来,空行用于注音标。
  3. 每个单词查辞典,将音标写在下面。(注意是每个单词,包括你认为你会的)
  4. 听录音。要把每一个发音都弄清楚,可以借助复读机或电脑软件将录音放慢。模仿语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自己发明的符号在抄下来的内容上做标记,辅助记忆语音和语调。
  5. 大声地、反复地读。光读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去背!这一步在精学中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目标是做到和磁带上读的一模一样。并且形成条件反射。
  6. 检验是否完成第5步,如果没有,继续第5步。检验方法:将这个材料背出来,如果达到:
    1. 没有一处不流利;
    2. 语音语调跟磁带上的一样;
    3. 背的时候大脑中还在想别的事,那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7. 带有感情地把这个材料表演出来,就像是自己说的话一样。
  8. 将材料随身携带,利用零碎时间,一有空就读几分钟,直到一辈子都不忘。

只要活着,人就一直在学习。我们的身体在学习怎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我们的灵魂在学习如何适应这个宇宙。

学习是快乐的。活着也是快乐的。

如果不快乐,那只是我们一时没有找到其中的乐趣而已。打开自己的心灵,拓展自己的眼界,对这个世界了解得越多,越会发现她是如此令人心动。

不要再乎太多,真心地对待一切。就算是做得不符人们的常规,但如果是问心无愧的,那就不用犹豫。

疯狂一点,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中庸一点,没必要去批判什么。

冷静一点,活在这个世界不用慌张。

真诚一点,换来的也会是真诚。

勇敢一点,60多亿人在这个星球上与自己做伴,不用害怕。

79. 课程体系搭建

选好了软件,设置好了课程架构,这些还不够。因为目前来说这样仅仅是以登山来做比喻,这并不是户外与英语的结合。当然主体课程还是要保证通用性,太过个性化其实没有必要。我们讨论后决定可以以王雪登山的故事为线索,再把户外各场景下需要用到的英语会话以及相关资料融合到一起,出版一本户外英语的书。她的故事中有王石的出现,有了他们两个人的名气这本书的影响力也应当会不错,这样就可以借这本书把学校的知名度打出来。于是王雪立马找王石商量,我们马上开始整理书稿。这个想法挺好,不过后来王雪告诉我们这本书还是先不出了,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不过王石后来成为了她们户外用品的形象代言人。

书没有出成,不过我们印了一批小笔记本,可以放在口袋里随身携带,在每一页下面印着一句中英文对照的句子,是从我编的志愿者培训教材里选的。这些笔记本可以在搞活动、学员咨询与报名等时机做为赠品发出去,也能起到一点推广学校的作用。

既然不出版户外英语的书了,我们又打算把户外运动做得更有特色一些,除了去运动外,每次都编写跟当前活动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这样就能真正地进行实景教学了。之后的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相当正确的,学员的反响非常好。或许你会有疑问,如果经常带学员到户外去的话成本会不会太高了呢?其实我刚开始也是有这个疑问的,不过后来实施的时候明白了,户外活动其实几乎是零成本。因为经常玩户外的人们对于AA制早已习以为常了,校方仅仅出点资料费用、教师费用等就可以了。即使以前不是玩户外的人,来到我们学校后也就很快融入这个圈子了。

我们的课程体系目前就比较清晰了,以攀登珠峰的路线为主体课程级别,内容是基于Tell Me More软件中的内容,按我们的架构定制出来的。学员的学习流程是先完成测试分级,上一节Orientation Class来了解跟学习相关的各个细节,然后在学习顾问的辅导下在机房或在家使用Tell Me More软件学习,完成后参加外教课。每个月有一次小规模的活动,每季度一次大规模的户外活动。

这些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王雪认为我们应当还要做青少儿英语培训,仅做成人有些单薄。于是我们又开始物色可以负责青少儿英语的人选。

我把奥运志愿者外语培训总指挥李前卫介绍给大家认识了,因为他之前提到过对于少儿英语有些自己的见解。我们先一起见面详细谈了一下我们的想法。他很认真地帮我们分析各种可能性。也谈了他的一些想法。

没过多久,他发给我们一个青少年集训营的方案,但由于他还要忙于志愿者集训的事情,这件事还得等奥运开始后才能开始实施。这件事也就只能先搁置了。

另外,王雪希望我们有日常的青少年培训课程,集训跟这件事不冲突,等以后李前卫能抽身出来与我们合作的时候再说。我们还需要继续寻找合适的人选。

后来柯小花介绍了一个人过来,她的化名叫康丽,通过与大家沟通之后,大家一致觉得她挺合适的。于是我们有了第一名员工(我们四个都是股东),康丽负责8846 English青少儿英语。

人手有了,马上又涉及到了内容的问题。青少儿不太适合搞户外特色,但我们希望至少在课程上能整体保持一致。于是又跟Tell Me More沟通是否有针对青少儿的产品。

当时在中国还没有引进,但在法国总部已有一个针对少儿英语的产品。我们强烈要求他们一定帮我们引进。对方给我们的答复是,由于法国总部那边对于这个产品还不是非常满意,打算继续改进,希望等改进后的版本推出之后再引进中国。我们肯定等不了了,所以让他们先给我们一套试用一下,如果问题不大的话就把现有的引进使用,有新版本了之后再进行更新即可。我们考虑的是软件主要是一个辅助作用,少儿英语主要还是要靠老师跟学员们进行直接的沟通最好。软件只要没有大问题,不影响学习就可以。

于是Tell Me More给我们提供了他们针对少儿的产品Tell Me More Kids。我们拿回来试用之后,发现软件中确实存在一些bug,但内容还是相当不错的,软件出错了大不了再打开一次,这个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我们就成了国内第一家拥有Tell Me More Kids教学软件的机构。

于是乎我们的青少儿英语课程体系也由康丽主导开发出来了。教学相关最基本的东西算是准备齐全了。

78. 8846英语

起初我们学校的名称考虑过巅峰英语、8848英语、顶峰英语等等,但这些名称早已被人占用了,所以我们公司名称采用了珠穆朗玛的英文名Everest的中文音译“埃佛勒斯”(好绕啊),学校名称最终定为8846英语,因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如果一个人站在最高点,只要这个人是1米1到2米之间的身高,那么总高度都约等于8846米,商标名称中8848、8844都已被人注册了,而8846还可以用,刚好还能说得通,所以最终就采用了这个名称。

起名的过程中我一直反对使用数字,可能是我使用计算机时间久了的原因,我始终觉得以数字为网址或名称的都是垃圾网站、流氓网站,但当时王雪说电子商务的领头羊也叫8848,并没有影响它成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网站。我想了想,看来又是我的个人偏见在做怪了。

我作为教学总监,肩负着如何把户外运动与英语学习完美地结合的重任。

我认为不论特色是什么,首要的还是能帮助学习者真正学好英语。因此在课程模式上我们向华尔选街英语看齐,采用多媒体互动软件加中教学习顾问加外教主讲老师的模式。由于自主开发一套学习软件被大家认为是绝对不可取的路径,于是我们就开始与成熟的教学软件接洽。

最终我们把美国的Dyned与法国的Tell Me More做为候选方案。我把两家公司提供的软件做了详细比较,发现Dyned的那个印度销售很有一套,把自己的软件讲得多么有理念、有高度,但软件界面风格很过时,学习内容也是一、二十年前的,我觉得还是言过其实了;Tell Me More的销售人员非常不专业,但我在使用这个软件的时候发现这个软件相当不错,界面跟得上时代,功能模块可以任意组合,方便机构按自己的理念来组合出个性化的课程,同时提供的测试系统、教学相关的文档都非常全面。我能看得出来这套软件是有设计理念的,但销售人员常常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从我嘴里了解到他们的软件有这样那样的特色(这也是听说2014年1月Rosetta Stone收购了Tell Me More之后打算利用其中国的销售团队来进军中国市场时,我觉得Rosetta Stone又做了一次错误的决定)。

最后我们选定了Tell Me More做为我们的学习软件。基于Tell Me More的课程内容,我开始按户外的特色进行定制。既然公司的名称与学校的名称都跟珠峰相关,我自然想到把学习者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不断前进比喻为攀登珠峰的过程。我又参考了实际攀登珠峰的路线,由于太高,几条路线中都由一个个营地串起来,方便攀登者休整与补给。我马上想到用各个营地来给课程体系中每个级别命名。在商议时大家提出有些学员可能会比较反感对着电脑学习,因此我把课程体系设置为两条路线。一条是带有上机课程的,一条没有,以便学员自行选择。最后整理出如下的课程介绍:

在8846 English,我们提出户外英语的概念。带领学员在体验登山一样的感觉中学习英语。学员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一条是BC (大本营)→ ABC(前进营)→ C1(1号营)→ AC (突击营)→ Summit (登顶)路线,另一条是BC → E-ABC → E-C1 → E-AC → Summit路线(前面有E的为有互动软件学习的课程)。不论哪条路线,除了在教室(机房)学习外,我们会定期举办户外英语集训营。让学员到大自然去,进行拓展训练,并且一起学习英语。我们相信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学员在8846会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在这里,学员得到不仅仅是英语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生命充满热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征服更多的高峰。

课程体系的图片完全是由我自己用PhotoShop制作的。刚开始创业,那就身兼数职了,这些都不是事儿。为了鼓励学习者在攀登英语高峰的过程中永不放弃,我写了下面这段话放在我们的宣传册、网站等地方:

世上任何事都是注定要成功的。不论看似多么不可能的事,在你决定要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会成功。失败只是一种幻象,它是不存在的。人们所知道的失败其实只是“暂停”而已,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停在那儿了。所以你如果曾认为自己有过失败,现在接着做就可以了,不需要去责怪自己。这些“暂停”就变成了你回忆时谈论到的“曾经克服了的障碍”。相反,在这件事上永远停在那儿了,“暂停”就变成了“失败”。只要坚持不懈,一步步前进,你总会实现你的目标的。就像登山一样。

77. 分头行动

我把举办保老师讲座的事委托给了李小开,我想正好可以通过这次经历让他快速成长起来。我看得出来,李小开当时有些为难,因为觉得自己的经验还是不太充足,担心办不好这场讲座。我安慰他这期间不会完全让他一个人操办,我会在过程中协助他推进这件事。我让保老师写好自己的课程介绍与个人介绍,然后把文档转发给李小开,让他整理出讲座的宣传资料,介绍他跟学校的学工处处长建立联系,对接筹备期间的各种细节。

讲座定在3月11号。李小开主导设计海报之类的事情没有什么问题,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取经回来的那些细节如果做不到的话就会空忙一场。保老师的这场讲座办好了,他的课程能成功招生并正常开课对于没有我在的海豚俱乐部来说非常重要。但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不应插手太多,我也是摸索了好几年才有了那么一点改善,不能要求李小开第一次办讲座就能招到很多学生。并且这次讲座有学工处出面组织,保证能来1000人,那么即使报名率是5%也有50人呢,应该问题不大。

在跟李小开交流活动推进的进展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他把讲座的成功与招生的保障都寄希望于保老师了。这一点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在奥运志愿者集训期间我是了解保老师的讲课情况的,单靠他的讲座很难有招生率的保证。于是我试探着想让李小开明白这一点,并且不断强调讲座环节的设置对于招生的影响有多么重要。但我发现这样不但没有效果,更感受到他有很明显的排斥心理。我权衡了一下,决定还是放手让他去干吧。既然把事情交给他了,就应该让他自己探索,成功与否都要自己体验,我不能剥夺别人探索世界的权力。

想通了之后我就不再做过多的干预了。专心去忙开学校与修改教材的事情。我们约定讲座那天我会到现场来听。其它的事情完全由李小开主导推进。

3月11号我和王珊珊来到我的“母校”,参加保老师的讲座。规模很大,学校对这个讲座很重视,现场布置得非常正规,并且在现场挂了很大的条幅写着“欢迎保建国老师来……”的字样。开场时还有领导讲话,是很高规格的学术报告的架式。可惜的是,保老师虽然平时讲课很不错,但讲座确实经验不足。在台上讲了没多久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以致于后面的部分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纯粹是为了撑够时间。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1000人的讲座没有一个人报名参加他的课程。

虽然没有招到学生,但毕竟从组织一场1000人的讲座来说,活动是相当成功的。活动结束跟大家简单交流了一下近况,了解了一下书店的进展等等,没有太多发表我的意见。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都不再过问俱乐部与书房的事情了。虽然是自己从一无所有,和车头两个人开始,一步步打造出来的,心里有很多的不舍,但现实要求我不能再干预太多了。不论之后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也只能顺其自然。此后我不在的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我也没有主动去了解,这边的事情就先按下不表。

在交给李小开办讲座的同时,保老师也知道我开学校的事,也知道我们有个很有实力的股东,于是我们就商议把他的课程也加入到我们的课程列表里。

起初一起开办学校的人有王雪、柯小花、张车、我和王豆,王豆回老家学车去了,所以筹备阶段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他。我们几个的分工是王雪为董事长,柯小花兼任出纳和教学助理,我是教学总监兼网页制作,王豆是市场总监。当时我和柯小花没有弄明白,张车一直以执行副校长自居,不知道是不是得到过王雪的授意,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太好意思问。

张车起草了很多文档,包括可行性报告、市场计划、财务预算等等,但这个过程中在跟我们其他几个人沟通并不是很顺畅,尤其是他在他的文档中写了相当多的东西是我们不太认可的。王雪看出来这个情况了,所以很快就让大家表决,不让他参与到创始团队中来。这期间我很直观地感受到了王雪做事情的那种雷厉风行,让我很是佩服。

初创团队变成了我们四个人,沟通也比较顺畅了,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分工推进各自负责的事项。同时一起探讨学校的定位、名称、选址等问题。

由于王雪是户外探险圈子里的人,自然她的很多资源都是跟户外相关的。我们想做中高端的培训,跟这个人群还是比较相符。所以我们决定以户外结合英语为我们的特色打入英语培训市场。

76. 多变之春

我心里其实很清楚,感觉我有可能离开海豚俱乐部的不止一个人,大家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我把团队拆成了三块,而我也从很多事情中退了出来。即使是年前办得很成功的那几场讲座以及招来80个学生的课程,我都是没有太多跟大家交流的,虽然过程中大家都在帮忙,但总体上感觉是我一个人在做事,不像以前跟大家常常交心了。

可是我心里对于海豚俱乐部还是放不下的。刚好在奥运志愿者培训时认识了一位讲师保建国(也是化名,请原谅我起这么革命的名字)。他家就住在我们俱乐部附近,他拥有一些名号,一直以来在家里通过新浪UC在网上授课,收入主要来自向他的粉丝学生们销售他自己编写并打印的教材(我又忍不住想对今天搞在线教育的那些不知所谓的人们“呵呵”一下了,呵呵)。于是我和他商量好,在海豚俱乐部的平台上帮他开设课程,并且给他安排讲座。

由于海豚俱乐部已经在周边几所大学里已经举办了无数场讲座与活动,我们在各学校的社团与校方已经有很好的口碑了。“母校”的学工处处长对我一直特别客气,过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给我,让我回“母校”办点活动,让学弟学妹们能从中受益。

这次过完年回来,我找处长聊天,听到我做奥运志愿者外语培训教学总监的经历之后激动得不得了,一定要让我做场讲座。我就跟他讲了讲我的想法,我想从此退到幕后,靠自己在前线演讲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以前俱乐部里没有在名声上有分量的人,我尝试过把车头、李小开给推出来,但他们个人都不太愿意,只能我自己上。如今有了保老师,就可以往这个方向走了。我把保老师的资历介绍了一下,他听了也非常激动。于是我们就开始商议活动的开展,我们决定这次要搞一场规模庞大的讲座,至少1000人以上,场地定在校电影院,还要办得像模像样。

这时候又有一个机会找上门来。柯小花联系我,希望我能和她一起创业。她介绍我认识了大股东王雪(她是个公众人物,原本想用真名的,但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不妥,还是起个化名吧),她和她老公一起创办了国内一个著名的户外用品公司,自己非常热爱户外运动与探险,常常跟王石、老狼等人一起去爬山。她由于自己有学英语的需求,跑了一圈培训机构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真正办得好的,学习效果都很一般,于是就产生了自己投资办一个学校的想法(这跟某海燕涉足在线教育的动机非常相似,如果你是关注并有打算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的话,一定要关注一下随后我写的我们这个案例)。

跟她见面后我们一拍即合,互相非常认可对方。她打算初期投资两百万,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我觉得如果这些钱投到海豚俱乐部的话那真是太棒了。于是我给她讲了海豚俱乐部的情况,以及当前我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预估投入产出,所以我建议以海豚俱乐部和海豚书房为起点来运作。

我没能说服她,她认为我们的地点太偏远,并且不够高大上(穿越一下借用现在的流行词),我们应当在繁华的地方做起,将来在我俱乐部那边开设分校,这样的架构更高端一些。虽然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想法挺自信的,但在成功人士面前还是产生了自我怀疑,我觉得是我格局太小了,没玩过大手笔,所以应当听她的。

在确定了合作意向后我们考察了中关村、建外SOHO、亚运村等地方,因为奥运会的关系,我们最后决定在鸟巢周边找个地方,最好是从窗户就能看到鸟巢,这样既应景,又能显示出我们的高端来。于是我们先在安慧北里租了一套房子,做为临时办公地点,在没有找到最终的办公场地之前在这里方便我们聚集,推进筹备我们的学校的各项事情。

这时候奥组委培训处又联系我,要让我继续修改教材,我起初一直在拒绝,但后来告诉我说培训处处长对我编的教材非常满意,如果不参与后期的培训也可以,但希望我能把教材再做一些改进,然后以奥组委的名义帮我出版成书,对于我来说可以拿一些版权费以及可以在教材上署名(之前的教材上是没有我的名字的),并且这些都将会做为这次奥运会的遗产永久保存下去。我不知道你听了会是什么感觉,我这么淡泊名利的人也立马动心了。跟几位股东商议之后,大家觉得这事对于我们将来宣传自己的团队也是有帮助的,于是我把这活就给接了下来。

有了这两件事我的精力马上就不够了。想起那封邮件,我想看来又是需要顺势而为的时候了。我跟海豚俱乐部以及海豚书房的核心成员阐述了我的打算,高宇继续负责他的培训,书房以及我之前所负责的培训交接给李小开,他们完全按自己的设想来继续推动海豚的发展,并且尽快成长起来。而我则利用好当前的机遇,到合适的时机就可以给海豚俱乐部注入资金或者与我当前要开的学校进行合并了。

75. 发现

从高中第一次编写培训教材开始,我搜集资料的能力一直很强。在创业时,车头和我一起为师资培训编写教材以及平时为准备课程、讲座内容时常常互相交换各自发掘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料。在我准备奥运志愿者培训前车头发现了一个好东西,当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实它影响了我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2007年底的时候MIT举办了一个庆祝大会,宣布完成了OpenCourseWare(OCW)的初期阶段。当时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实际上2001年就已经启动了,如果我在高中的时候知道有这个网站的话,如今的我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同。这个项目就是把MIT的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文档等资料,放在网站上供全世界的人免费学习。在MIT的这个活动上人们异常兴奋地展望着在线教育的美好未来。如今每次听到我的同行们无知地谈论2013年是在线教育的元年的时候,我心里就默默地呵呵了。

发现这个网站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么兴奋,我跟王珊珊说,我越来越觉得大学不应该上了,如今麻省理工的课程我可以免费学习,而中国那些破大学还要收费才能上,并且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OCW的一句宣传语——Unlocking Knowledge, Empowering Minds——完全和我们海豚俱乐部的愿景是一致的,虽然我们是一个不知名的小组织,但我们独立提出的愿景跟世界顶级大学的愿景相符,这让我们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了自豪。车头把网站发给了海豚俱乐部的核心成员,我们开始在内部大力提倡让大家都来学习。

我自己则选了三门课程,一门是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由于这些年做演讲、讲课时始终对心理学、意识、潜意识等非常感兴趣,所以想通过学习这门课让自己有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另两门是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和Electr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这两个主要就是出于从小到大对计算机的爱好。当时回想起第一次在石油大学演讲时遇到的那个小老外对我说的话,我想我现在不用去美国学习计算机了,心里幻想着将来学成之后在硅谷闯出一片新天地来。

不过就像如今所有MOOC模式遇到的问题一样,课程的完成率很低。我也没有学多久就因为各种事情而中断了,最主要是因为忙于奥运志愿者培训的事。这三门课程的链接在我的浏览器书签里一直保存到现在,打算有朝一日能拾起来继续学习。

由于从小学习计算机,使得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利用各种软件来辅助学习。尤其是高中有了自己的电脑之后,我利用录音软件来精准地训练我的语音语调,利用网络来搜集各种学习资源。在电子商务崛起以前我早就是贝塔斯曼书友会的白金会员,心里一直盼望着网上购物早日变成现实,我在跟我妈说以后网上就可以买东西的时候她非常不信我。我通过邮局汇款,买了无数的学习软件,对于碟中碟、着迷系列、博彦科技、洪恩等出的产品买了一大堆,但也觉得都不能满足我对于学习软件的需求。所以内心一直都有一个愿望,有一天能自己设计开发一套好用的学习软件。

发现了MIT的OCW之后,让我更加关注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如果开发出学习软件的话仅仅能辅助学习者以单独的个体进行自学,但有了互联网就有了更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我发现需要掌握的技术实在太多了,虽然很早我就学会制作网页、搭建网站了,但对于基于互联网的程序开发还是有心无力。所以我就一直关注这方面的技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

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有利也有弊。先说弊,因为过于零散,我始终无法系统地完成诸如PHP、 MYSQL、 JavaScript、 FLEX(ActionScript)、 Unity、 Unreal等等的学习,使得我无法自己独立开发出自己的应用,只能拿各种开源项目改来改去,以便实现我的各种想法的最低需求;利就是对于我以后走上产品经理的道路做好了铺垫,我既对学习、教学有一手的体验与经验,又对技术能实现什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不过这些也是在几年后做产品经理的时候才得以体现出来。如今看来,还是乔布斯说的connecting the dots只能通过looking backward,在当时并没有预见到这些积累对于后来我从事的事业有多么重要。

奥运志愿者外语培训的事打断了我学习MIT课程的进度,但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在春节之后我收到一封邮件,来自我们的早期学员又是海豚俱乐部的核心成员之一,在邮件中提到我年前说过要让海豚俱乐部在2008年飞起来,但又发现已经好久见不到我了,是不是我不会回海豚俱乐部了。我没有回复这封邮件。

74. 大机遇

2008年1月初,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又接到了刘洋天的电话,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要我去做奥运志愿者外语培训的教学总监,跟奥组委志愿者部培训处一起合作开展志愿者的外语培训。他因为多年的集训营筹办经验被骋为副总指挥,在他的大力引荐下,我也有了这次机会。我其实一直是不太喜欢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但这个机会确实很诱人,我就答应了。

事情确定后我才发现,我面临的任务有多么艰巨,第一期培训1月20号开始,一共1000多人,在吉利大学举办集训。我从1月10号起到培训开始之前的这10天里要把培训教材编完!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大的一件事,竟然做得如此仓促。我知道我身上的责任多么重大。将来这些志愿者们要在奥运会期间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代表的就是中国,他们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全世界人们对中国的印象,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我设计的培训内容以及我带领的讲师团队没有教出真正的效果的话,我就成了给中国的形象抹黑的人。

好的一点是已有大量的素材提供给了我,可怕的一点是原本找来跟我一起编写教材的人根本就什么都不会,折腾了几天后干脆我一个人干了。那10天里,我每天都是编教材到凌晨四五点,然后发邮件给培训处的领导,然后我就睡几个小时,上午培训处领导组织开会讨论完反馈给我修改意见,然后我从下午开始继续工作直到第二天凌晨,周而复始。有时候说不清楚我得跑到奥组委当面沟通,然后再回到家继续干。这10天我几乎没睡过多少觉,后期差点崩溃掉,对于领导的批示非常讨厌,好几次都要甩手不干了。刘洋天就不断安抚我,让我坚持干下去。我心里也因为有着那份责任感,最终坚持了下来,在最后的关头完成了那本教材。后来甚至受到北外的教授的赞赏,让我心里很欣慰。

在集训开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们提前赶到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给他们准备了一系列的培训。也正是从这个时点开始,让我对这件原本很神圣的事情变得异常反感。

首先是接受培训的这些讲师们,由于有少数几个的名气还是挺大的,其他大多数讲师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准备好培训上,而是忙于扩大自己的人脉,互相攀附。接受培训的讲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XX英语的,我知道他们在李太的集训营里是什么样的,所以特意强调了不能使用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清楚这是志愿者的集训,不是XX英语集训。同时把他们平时从李太那里学来的常见的错误指出来,并告知正确的应当是什么。由于李太多年来忙于赚钱,对于语言教学几乎是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出现错误也无可厚非。我并不是以批判他的态度给大家指出来的,结果下面听讲的人偷偷发短信给他,晚上的时候我就听到了李太打给总指挥的电话,在电话那头破口大骂:“赵金海是他妈的什么东西,他他妈的凭什么说我讲的是错的……”。总指挥李前卫(化名但与本名意思相近)倒是不断给我打气,说让我不用理那个疯子,专心做我的事就行。骂了我倒是没有影响我什么,关键是我看着就是这样的讲师也能来做志愿者的培训师让我心寒不已,当然了,不是所有讲师都是这样的,里面还是有我认为很称职的讲师,只是称职的一般都是不高调的,名气也不大的。

第二件事对我来说影响不算大,但也是不合理的事之一,就是在集训开始的时候突然降临一个教学总监,我变成了教学副总监,并且这个变动还是我在墙上贴的组织架构图中得知的。心里虽然有不平,但也无所谓了,这种虚名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抓好教学质量最要紧。

第三件事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在集训期间有来自国内外的几十家媒体,游走于各处。而我们可敬的老师们则争先恐后地找一切机会往镜头前面跑,甚至不惜放下教学任务来借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还有无数的领导来访,搞各种形式做秀。我渐渐明白了,原来就我最傻,以为是真的要培训呢,实际上是从上至下搞形式的,或许除了我就没有几个人真正想过自己身上的责任是什么。那期间电视、报纸对集训的报道很多,我的朋友们都问:“你做为教学总监怎么从来没有在新闻上看到过你啊?”我把我的想法说了之后都说我太傻了,人家都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为自己身上贴金了,而我真正做事的人连个脸都没露过。我的回应就是这样的脸我真不屑露,那是把我的人格降到和其他人一样的水平上去了。我这时候也已经下决心了,办完第一期,我就退出,反正教材已经编好,课程设置也已经完成,以后的培训只需要照着这次的模式重复就行。

其它还有大大小小无数的细节都令我非常失望,我就不再赘述了。好的方面就是我让海豚俱乐部的几个成员来当助教和班主任,也让他们锻炼锻炼。他们中有人感叹,跟赵老师这几年都忘记了,原来赵老师在外面还这么厉害啊。呵呵,也算是给我长脸了。另外在一次大课间隙,奥组委培训处处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北外的教授专门找到我,跟我说我编的教材中他最喜欢的内容以及我讲的那些让他感兴趣的地方。虽然是这一点点私下里的肯定,但我觉得比我在这期间得到的任何东西都重要。

这期集训结束后我提出了辞职,不过这次机遇给我带了另外一个机遇,改变了我的创业之路。

73. 重塑

在这次取经回来的重大招生突破之后,我发现团队状态有了改善。我招来的学生除了参加海豚俱乐部的课程之外,每个人都自动成为海豚书房的会员,在书店买书可以打折,还可以打电话订书。在讲课的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用到的资料都推荐到海豚书房购买。不过这点量对于书店来说是不够的,李小开也开始专门推广书店的会员,筹备书店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到店看书、买书。高宇的小班就在书店开设。看起来一起都已步入正轨,进入良性循环。

我觉得这些都得益于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往外面走走,多学习、反思。所以我想带着大家也多见见外面的世界。这时刚好在故宫太庙有个语言培训的大活动,第六届北京市民外语游园会,在那里云集着江湖中各门各派的人,有奇葩也有专家,有二货也有高手,实在是一个开眼界的好机会。于是我毫不犹豫组织起我们一队人马赶往太庙,参加这次武林大会。

我想因为要办奥运,不然的话培训行业哪里能有这样的盛况啊。在古老的建筑群里,每个角落都挤满了人。几年前我还没退学的时候来参加过一次,这次临近奥运,参加的人更加多了。各门各派搭台献艺,有的搞讲座,有的搞活动;有的激情四射,有的循循善诱;有的美女如云,有的帅哥密布;有的土里土气,有的洋腔洋调……我们每人手里被塞满了各种资料、纪念品,跟赶集似的到处削白眼(我们家土话,到处看的意思)。

在各类活动中,我们看到了让我们几个非常激动的活动——赖世雄的讲座。一想起他我的耳朵里就传来他低沉的,慢悠悠的,充满磁性的声音:“大家好~,我是(介于si和shi之间)赖世雄~,很高兴呐,又在空中~,跟大家见面了……”我高中时和海豚俱乐部的其他几个人每天都要听他的节目,这次能见到活人,还有可能近距离接触那可真是太好了(尽管我们知道他长得不太对得起观众)。

在讲座开始前很早我们就到第一排占了座,为的是尽可能近距离地接触到他。我很不愿承认我有点像追星的感觉,心里也知道他也就是普通人而已,仅仅是因为男低音容易实现催眠的效果,再加上距离感能让人产生神秘感进而产生崇拜的心理,可是还是无法抵挡内心深处要近距离见见的想法。没办法,被催眠后就这样,那些包装明星的、包装名师的都用的这种路子,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一样有效。

我们那天录了像,还和赖世雄一起合了影,说了粉丝见了偶像常会说的话。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满载而归。当然也见了一些其他的行内名人,只是因为大多是忽悠型的,我们不太感冒。

回去后大家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积极状态。

可惜好景不长,当前的队伍其实已经被分成了三块:书店+我主导的培训+高宇主导的培训,理论上讲各个环节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可实际上慢慢地造成了更大的分裂。正如前文所说,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每个人的个人愿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调配,在形式上的分裂必然会导致更大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仅仅是小小的冲突了,我又一次陷入了困境当中,对团队成员间的矛盾完全没有解决的能力。

既然团队已经分裂了,我就顺势再划分清楚一些吧。我把此前的账目完全整理了一遍,然后把我和王珊珊在书店的股份退出来,然后把其他人在培训项目里的股份抵消掉,这样培训项目就只有我和王珊珊,书店以及高宇的培训与我没有利益上的关系。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对自己处理团队矛盾方面的能力的否定,另一方面是希望让大家不要凡事依赖于我,把他们的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或许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次重新调整对大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互相之间矛盾很多,但情感上很是不舍。虽然大家实际上还是天天在一起,但感觉上是真真切切地划分开了。矛盾与冲突减少了,但是凝聚力也完全没有了,大家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去了,对于之前的问题大家也都是避开而已,并没有解决。我一切都看在眼里,但还是无能为力。

12月1日高宇给我发了封邮件,主要是表达了怀念以前的日子,甚至说到了曾经我就跟大家的父亲一样亲切,但从开书店以来一切就慢慢都变了。他打算寒假回老家云南办一期集训营,希望我能给出一些建议。一切都感觉像是即将分别前的气氛。

直到春节前的大机遇让我们发生了大的变化,也让我们走上了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道路,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

72. 成功与挫折

回到自己的团队,我发觉我更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对于新学到的东西,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亲手尝试一下。

我先理清自己的思路:

首先,书店与培训相辅相成的策略是可行的,我们的大方向是成立的;

其次,做事的都是人,任何时候要想成事,“人和”是必备条件,要在尊重每个人的前提下,依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不去纠结于试图改变一个人;

第三,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在做的事,一定能找到更优的方案,而这些方案很可能就是由许多非常不起眼的小细节结合起来的,脚踏实地干事。

接下来我制定出新的巡回演讲计划,起初可能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次会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我只是按照我的计划推进每一步骤的实施。我想用一次成功的方案实施过程,让海豚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我所体会到的那种团队协作的流畅感。我在很多细节上用一些微妙的方式去避开过去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或者冲突,谁在进度上有问题的时候我会提前做好Plan B,决不影响进度,也不指责别人。谁对谁有什么意见的时候我简单敷衍一下,然后想办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该做的事情上来,不去把注意力过多放在矛盾与冲突上。现在好像流行一个词——正能量,我那时做的就是不断积累正能量,避开负能量。

我没有办法完全实施刘洋天的那一套宣传方法,只能尽可能做到原则上一致。毕竟宣传的时候我不宜过多露面,我得偷偷摸摸地干,尽量避免让人群看到我,因为宣传海报上印着我的照片,让路人看到了不知道会做何感想,对于自己给自己的讲座贴海报的讲师人们会有几分信任呢?这些我都选择不去想太多了,当下也无法交给我们团队中的人去做,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只能是我先示范,等大家看到效果之后再找出合适的人来做这方面的工作。

我的方案很快就见到了效果。来听讲座的人场场爆满。每场讲座有大量现场报名的学生。两个星期不到,我们招到了80多个学生。这对于海豚俱乐部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成功。以往每开一次课能招十来个人就差不多了,这次的巨大突破让大家始料不及。每个人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一个个干劲十足,充满了正能量。

这期间对于高宇我也有了新的思考,他一直以来想要有实践的机会,我一直拦着他,这次回来后我不再拦着了。我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虽然他希望我能安排一些讲座让他锻炼,但我认为那不是最佳方案。他需要像我所经历过的那种条件,能自己去闯荡。但我又不能放他跑了,毕竟是难得的人才,磨炼出来后肯定能成为我们的一员大将。所以我跟他建议,让他利用书店这个平台,自己出方案,自己去实践。在他的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团队中成员协助的由他来决定如何分配收获的成果。让他从一开始就用独挡一面的方式去做事。他后来的成果让我很满意,虽然招到的学生不多,但对于他一个人来说,成果比我们之前的很多课程都好。

我的课程一下获得了巨大的招生方面的突破,可是我们没高兴多久,一个大问题来了。

在我们招生最多的那所学校里,校方竟然很不要脸的找我们要钱,并且用暗示的方式威胁我们。我们在那所学校的影响力太大了,连着办了好几场讲座,都是爆满,我们甚至计划了针对每个学院分别办一场。可是在办了两场后引起了校方的注意。帮我们筹办活动的学生会提出的教室使用申请不被批准。我只好亲自去找领导谈了。

这真是一个奇葩的学校,竟然有专门一个部门负责与校外机构合作,对在校学生进行再次转化,然后学校要在收费中拿走相当一部分比例。以往即使是有学校里存在这种现象,也都是暗地里干的,没有像他们这么明目张胆地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做的。我非常不习惯这样的谈判。我不断地申明我们的立场,我们的学费收得本来就非常低,在抵掉成本以外,就仅仅能维持我们团队人员的生存花销,不可能有多少余钱能拿出来分配给校方。可是对方竟然抛出了这样的理由:我们学校的每个学生都是我们招来的,你们在我们的生源里招生,肯定得分我们一部分,否则你们可以自己到社会上去招生。

我已经收了几十人的学费,我内心非常气愤,很咽不下这口气,好几次想说我不开这个课了,可是觉得不能冲动,否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学费与这几十个学生,而是更多学生对海豚俱乐部的信任。

还有他们握着两个把柄,一个是他们的学生不能出校门,要有证明或证件才可以,所以我们只能在他们学校租教室上课;另一个是他们知道我们是借着书店的名义在办培训,经营范围里没有培训这一项,这个几乎对我们来说是致命的。

我在无比的恶心中跟校方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课程可以正常开了,我也对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完全反感到底了。虽然只是这所学校,但它或多或少能折射出来我们全国的高校是处在什么层面,是什么样的办学思路,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还算是真诚的那种吧,明明白白地谈钱。

大喜与大忧之后,我们的事情正常推进了,只是这次原本可以在经济上给我们带来转折的成功,被这么一折腾全都没有了。可是在接下来的变化面前,这点起落真是太小了。

71. 取经

来到呼市的时候感觉这个城市真好,很凉快,空气也很清新,让人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或许心理因素占了很大部分吧,因为从每天面对的各种问题当中一时抽出身来,可以先不去想那些不知道如何解决的事了,所以有了轻松的虚假感受。不管那么多了,总之就当来这里取经兼度假了。

跟刘洋天沟通了一下接下来的具体安排,我发现一来就让我惊讶了。我想现在离十一假期这么近了,讲座不好安排了吧,即使安排了也不够时间宣传啊。因为我一般办一场讲座最起码要提前一周开始准备,宣传最起码要五天以上才差不多能保证来够人数。结果刘洋天告诉我这些不用担心,他自有他的方法。宣传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了。我当时真有点怀疑他是个大忽悠了。

接下来的进展让我对他不得不服了。我们的配合非常顺畅。我每天只需要演讲完了之后不断再改进演讲内容就可以了,其它的事我完全不用管。他就像是我的经纪人一样。讲座的宣传我跟他去过,果然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不仅如此,来听讲座的人比我之前宣传那么久的人数都要多,几乎是场场爆满。具体方法我就不便说了,但原则上其实不复杂,说到底就是充分研究听众的心理,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让潜在感兴趣的人群得知讲座的信息即可,这样就能非常省力,同时效果还很好。

除了讲座前期的组织与宣传外,刘洋天在讲座的流程设置上也非常到位。他给包括李太在内的无数大大小小的讲师筹办过无数次的讲座了,各种讲师的内容都几乎能背下来了。在他的经验里,讲师讲的东西只是影响招生率的少部分因素,只要讲师讲的能过的去,他就有一整套的办法促成听众报名。这也是我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我向来坚信,只要讲的好,学生自然会来咨询,不来只能怪讲师讲的不好。他跟我分享了很多东西,让我明白了人的从众心理、害羞等因素跟咨询报名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因为讲的好,有想来咨询的人,也会因为看着没多少人咨询,或者讲座中没有这个环节而流失掉相当一部分。

这种流畅的配合让我感觉非常爽。这不就是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能达到的状态吗?我在呼市的这段时间里一定要多向刘洋天学习。除了学这些做培训机构的实际经验外,还向他学习那种与人合作时的直爽与信任。我感觉这次经历会对我回去后带领海豚俱乐部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当然这种合作的爽快不仅仅是我一方面的感受。刘洋天也对和我的合作非常满意。他之前合作过那么多讲师,他说我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真正在研究教育的,不管什么社会上培训机构的讲师,还是什么知名大学的讲师,大多都没有东西,讲来讲去就那点货。尤其那些讲背单词的,就是找那几个有意思的段子凑的,真正要按他们吹嘘的什么词根词缀、谐音的方法去记单词,找规律、找谐音的时间就够长的了,况且很多都还非常牵强。

还有我的真诚也让他感觉很好,他之前接触过很多人,合作的也很愉快,不过总是能感觉到那层利益关系,要小心的维护。我这个人好像没有金钱的欲望,怎么着都行。所以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合作。

在呼市做完了一圈巡回演讲,讲座效果不错,招生效果也还可以,但毕竟开始的太晚了,最后几场的时候甚至有学生想参加培训但都已经订好票要出去玩了。所以这一圈下来我们俩除去所有成本之后就分了几千块钱,对于他来说这就算没挣钱,但对我来说,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事了。我在海豚俱乐部发展的这么久以来可从来没有盈利过,财务表格上一直是负数。

十一期间的课带完后准备启程回来了。结果就在结课的当天突然降温了。我还穿的是夏天的衣服,没想到呼市冷得这么快。我感觉就在我刚出门一下子冷下来的,幸好我在一个商场附近,赶紧买了一套保暖内衣躲到卫生间穿上了,太狼狈了。

虽然有点糗,可是在穿上保暖衣之后浑身温暖的感觉也一下传到内心深处了。我觉得我真的取到经了,我们的团队有希望了。我怀着满心的憧憬踏上了归途。我当时不知道,这次的经历对我之后的影响远比我当时意识到的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