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编程

唉,最终还是暂时放弃了。连续两天一直在努力,想把Mac OS X 10.4.9装在HP500在本上,但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装,几乎把每个驱动都试了还是没成功。进展最大的就是到了开机蓝屏的背景下,停在Starting Mac OS X的窗口下,再也不动了,鼠标能动。

网上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可能是破解得不好吧,现在正在下10.5的,到时候看看能不能装上。

为什么要装Mac OS呢,第一,目前还买不起苹果电脑;第二,很想用iPhone SDK。刚买了一本《iPhone基础开发教程》,已经手痒得不得了了。

很怀念高中在文曲星上面编程的感觉。昨天竟然很有缘跟文曲星公司(金远见公司)之前的策划总监认识了,聊了很多,发现有很多共鸣。他现在也在做英语培训,所以我们很容易有共同话题。英语和计算机是我们的共同爱好。现在真的很迫切地想再次在iPhone上找到当年在文曲星上的那种感觉。还记得李东升当时描述说我一开始在文曲星上编程就别人叫我都不知道了。那可是真正的忘我忘物的境界啊。当时还在一个非官方的文曲星论坛上当上了编程版块的版主。和网友们一起崇拜着Lee,希望有一天自己的编程水平也能像Lee一样……

我拥有的第一个文曲星,PC260

我用的第二个文曲星,PC 1000

第三个 NC 1020

第四个 NC 2600C

除了自己用的以外还研究过很多机型,给别人破密码、维修,编点小游戏什么的。下面这些都是我当年研究过的机型:

……

PC 505                          CC 300                     CC 800                  NC 3000……

可能还有,一时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型号的了。

American English Intonation

以前做过两天的集训营,给同学们讲语调的时候用了《American Accent Training》这套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后来在给奥运志愿者做外语培训时,我也把其中一部分编进了教材。在很多地方讲课时我都会用这个教材中的方法来给学生讲解语调。语调其实比语音容易掌握,并且掌握了语调可以很快让你说出英语来有那种“洋”味。所以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我建议多注意一下语调。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听多看(视频),语调的感觉就会自然找到。

下面内容是American Accent Training中的一部分,作者简单介绍了一下美式英语的一些特点。由于版权与网络空间等等的限制,我这里不能全部放上来。有机会的话可以听我来讲解

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可以听录音:

The American Speech Music
美国语言的韵律

What to Do with Your Mouth to Sound American
你的嘴巴要怎样做才能说好美式英语

One of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ay an American talks and the way the rest of the world talks is that we don’t really move our lips. (So, when an American says, "Read my lips!" what does he really mean?) We create most of our sounds in the throat, using our tongue very actively. If you hold your fingers over your lips or clench your jaws when you practice speaking American English, you will find yourself much closer to native-sounding speech than if you try to pronounce every … single … sound … very … carefully.
美国人说话方式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说话方式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我们不怎么动嘴唇。(所以当一个美国人说“看我的嘴型!”,他到底在表达什么?)我们大多数的发音都是由喉咙产生,再加上非常活跃的舌部运动。如果你在练习美式英语的时候把你的手放在你的嘴唇上或者紧紧握住你的下巴,你会发现相比你一个音一个音很仔细地发出来,你会更接近地道的发音。

If you can relate American English to music, remember that the indigenous music is jazz. Listen to their speech music, and you will hear that Americans have a melodic, jazzy way of producing sounds. Imagine the sound of a cello when you say, Beddy bada bida bedder budder (Betty bought a bit of better butter) and you’ll be close to the native way of saying it.
如果你能够把美式英语跟音乐联系起来,要记着美国本土的音乐是爵士。听他们语言的韵律,你会发现美国人有一种带有旋律的、爵士味的发音方式。想象一个大提琴的声音,同时说“Beddy bada bida bedder budder (Betty bought a bit of better butter)”,你就会非常接近地道的说法。

Because most Americans came from somewhere else, American English reflects the accent contributions of many lands. The speech music has become much more exaggerated than British English, developing a strong and distinctive intonation. If you use this intonation, not only will you be easier to understand, but you will sound much more confident, dynamic, and persuasive.
由于大多美国人来自别的地方,美式英语能反映出许多国家的口音。比起英式英语,语言的韵律已经变得更加夸张,产生了一种非常深厚而且独特的语调。如果你使用这种语调,不仅容易被别人听懂,而且你会听起来更加自信、有活力和有说服力。

Intonation, or speech music, is the sound that you hear when a conversation is too far away to be clearly audible but close enough for you to tell the nationality of the speakers. The American intonation dictates liaisons and pronunciation, and it indicates mood and meaning. Without intonation, your speech would be flat, mechanical, and very confusing for your listener. What is the American intonation pattern? How is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languages? Foa egzampuru, eefu you hea ah Jahpahneezu pahsohn speakingu Ingurishu, the sound would be very choppy, mechanical, and unemotional to an American. Za sem vey vis Cheuman pipples, it sounds too stiff. A mahn frohm Paree ohn zee ahzer ahnd, eez intonashon goes up at zee end ov evree sentence, and has such a strong intonation that he sounds romantic and highly emotional, but this may not be appropriate for a lecture or a business meeting in English.
当一个对话远到听不清,但尚足以判断说话者的国籍,这时你听到的就是语调(或者说语言的韵律)。美语语调指示出连音与发音,并且能表现出情绪与意义。如果没有语调,你说的话就会很单调、机械,让你的听众很费解。美语语调的模式是什么?它跟其它语言有什么不同?例如,若你听到一个日本人说英语,他的发音在美国人听起来就会觉得非常突兀、机械和没有感情。德国人也是类似,听起来很僵硬。另外,一个来自巴黎的人他的语调在每句话最后都会升起来,并且有着深厚的语调,让人感觉非常浪漫并且富有感情。但这在讲台上或者商务会议上就不是恰当的英语了。

关于荐书、找书、读书与英语词汇

有同学留言如下:

Hey,Richard
在兰州的时候听过老师的课,觉得老师有种内敛的吊~
呵呵 先祝贺下完成了著书,继续加油哦
我是个快步入社会的学生,很迫切的想加强下自己的英语能力 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能推荐的书籍? 如果想加大自己的词汇量,应该怎么去做呢?
恩,像老师这样自学能力乱强的人,给你一些时间一点机遇,想做的会达成的
哈哈 提前先谢谢老师的帮助

?“内敛的吊”,这种夸法实在太有才了。谢谢你!借你的提问我展开来说说自己的一些拙见。

学习英语的书以及英文原版书数不胜数,每当有人让我推荐书的时候我心里都会有点不安。因为:

  1. 从我自身学习的经历来讲,我是不太喜欢一般人们推荐书的方式的(下面详说);
  2. 就算是我推荐,我也不一定知道有哪些真正的好书,因为毕竟还是才疏学浅。

虽然有这种不安,想想还是得有个答复,所以只能尽目前所知与所经历过的来说一说。


关于荐书

上面说到我不太喜欢一般人们推荐书的方式。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们给别人推荐书的时候会说:“你应该看某某书,它是一本如何如何牛的人写的,有多么多么地好”,如此这般。

其实我认为一本书好不好,实际上是针对特定的人的特定时期的。一本书可能对某个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看了激动地都不想睡觉了;而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是用来解决失眠问题的。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会在不同的时期对一本书有不同的感觉。

所以我们怎么能那么主观地向他人推荐书呢?我实在不敢。被迫无奈,不得不招出几本书的时候我都会啰啰嗦嗦地讲完这个道理,然后在说明我所提到的书只是曾经适合我的前提下,才说出几本书名来。

这次既然是在我的博客上,那我就按自己的想法来说说。我不打算列书目,而是告诉你怎么去找适合自己的书,只要符合以下几个简单的条件就可以了:

  1. 不要管作者是谁,不要看别人作的序说这本书有如何好;
  2. 从正文的开头读起。在看完一页之后如果产生了强烈的想要一口气全部看完的感觉,那就买了吧。否则不论是什么人推荐的,什么牛人写的都不要在乎了;
  3. 要克服你自己的成见,不要因为听别人说了,就对一本书产生盲目的喜欢或盲目的厌恶,以自己看到它的内容时的真实感受为准;
  4. 一般我们都认为人无完人,那么人类写的书就更难以有“完书”了,所以读一本书不用强迫自己读完,读到什么时候不想读了那就不要读了;
  5. 虽然你要从书里面学东西,但是千万不要成为书的奴隶。

简单来说就是“去成见,找感觉”,这样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了。


英语词汇

词汇的问题最好解决,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考虑过词汇。

我的方法就是“不要背单词”,而是在大量的阅读当中以自然筛选的方式来积累。在遇到生词的时候查;在遇到看着面熟的词的时候不去猜,还是查;只有自己百分之百肯定的词才不用查。但是千万要留心那些你百分之九十九肯定的单词,你可能认为是那样的,但如果你查一下的话会发现不是那样的。在大量的阅读中,常用的词你就会经常见到,就会在你的大脑中反复加深记忆。并且在阅读中你是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在各种不同的、恰当的情景中见到这个单词的,所以这样的单词你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用法。

这里补充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就是用阅读的方式来掌握单词,会让你把单词的形、义掌握得非常到位,而音的话就不一定了。

李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被人们称为大师,自己也经常夸赞自己。他在很多言论中体现出他的阅读量之大,并且对英文单词的把握也特别到位。比如他曾讲过proud这个单词,我们可以查到它有“骄傲的”和“感到光荣的”两个意思。英文当中有一种说法是“I’m so proud of you”,有很多人的翻译是“我以你为傲”或者“我为你感到骄傲”。李敖说“骄傲”是个贬义词,而这句话是要表达一种褒义。那这种翻译肯定是有问题的了。

我后来也专门查了查,在《辞海》中,“骄”与“傲”两个字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都是带有贬义的,有“自高自大”的意思。当你说“我以你为傲”和“我为你感到骄傲”时,实际上是等于说“我以你为自大”、“我为你感到自高自大”,这显然是比较荒谬的说法嘛。因此恰当的翻译应该是“我以你为荣”或“我为你感到光荣”。

由此可见李敖在他海量的阅读中对文字的把握有多么准确。但是你听一听他说英文,发音可就很烂了。其实如果他在学习过程中能稍微留点心,他的发音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们有很多途径来找到音频资料,只要经常听、经常模仿,我们难道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好吗?没有多难的。就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人家怎么发音,自己也怎么发音就可以了。

不知不觉啰啰嗦嗦地写了这么多。希望你有耐心看完,对你有所助益。

想做个网站

前天晚上到昨天上午,在建外SOHO A座16层柯建华的鲜花公司的办公室里,李东升、张志杰和我经过一夜冲刺后终于搞定了第二本书——第二本烂书。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于是我们做了一些较为放松的事。

比如中午要去吃饭,我们在建外SOHO觉得都没有什么想吃的,就坐车到了双井,下车一直走到家乐福附近,发现一路上没有吃的,又坐车回到双井桥南,找了一家重庆的饭馆吃了一顿。这种事好像别人都是吃饱了撑的才去做,我们是没吃饿着去做。

下午从两点多打台球一直打到晚上七点。发现我们三个人的球技在这一下午的时间里有了飞速的提高。

就这么放松了一下,但是发现对接下来要做的事还是很激动。那就是想做个网站,开个公司。目前的情况是没有资金、没有人手,哈哈,只有这个念头。这两天就得开始好好做做Mind Map了。

退学申请

 最近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写博客,昨天偶尔翻到了自己当年的退学申请,觉得挺有意思的,放在这里晒一晒

回想起当年退学的经历真是有太多波折了,但是我又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因为那些波折全在我的掌控之中。所有人对我的劝说我都有非常强有力的驳词。看着事情在波折当中按照自己的思路进展,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里面可能夹杂着兴奋、气愤、无奈、焦急、自豪、成就感……

Writing a book – Finishing my homework

At first I thought it would be easier to write this book than the one for BOCOG. But I was wrong. I haven’t been feeling like this for more than 10 years, I guess. It’s just like the last night of my summber vacation when I hadn’t done any homework yet. It happened a lot when I was in primary school. I never finished my home work for the summer vacations and winter vacations since middle school. Cuz since then I didn’t care about it anymore. Now the girls from the publisher call me every now and then to check out the progress. I have to finish the book as soon as I can. Every day these days is just like the last days of my childhood vacations.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I can never cry while writing as I did back then. When am I gonna finish it? Oh,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