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公司同事聊天。谈到我第一次创业时的一个梦想。当时为了这个梦想,凝聚了我们一伙人,时常在可能没有下顿饭吃的边缘徘徊,但仍然坚持做着别人不愿做的事,也赢来了周围人对海豚俱乐部与海豚书房的称赞。只是这些称赞没有能使我们的创业成功。其中的原由,偶尔回想起来,不断地有新的感悟。说明自己进步了,但也看到了自己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不知当时的朋友们现在如何回忆。只盼望大家也能从中不断获取对现在及将来人生道路上的指示。
创业未能成功,不能说明梦想就有问题。不去管创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今天还是想把这个梦想再写下来:
将来要建一座城市,命名为“海豚之城”。
在这座城市中有一幢“海豚大厦”。
其中最核心的是“海豚大学”。
海豚大学里有两种人。一种是核心成员,一种是普通成员。核心成员主要负责教务工作。普通成员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在这里没有绝对的老师或绝对的学生。
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自己开设课程,只要是自己认为可以与他人分享的都可以整理成一门课程,长短、形式不限。课程设置好后交由核心成员进行排课与公布。这时所有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参加。而参加的人又可能是另一门课的老师。
在海豚大学里传授与接收知识都是不用花钱的。核心成员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要制定一套公平的标准,用于筛选申请进入海豚大学的人。
海豚大学就是要提供一个思想碰撞与爆发的平台。所有的经费来源于“海豚集团”的其它产业与外界的捐助,包括毕业学员的捐助。
我们鄙视新东方之流的教育商业化。我们提出“商业支持教育”,而不是拿教育来赚钱。
不过当时我自己是两千来块钱开始创业的。起初办培训班教英语、计算机都收了学费,也只是权宜之计。收了心里过意不去,不收我们生存不了。所以后来大家集资办书店,走出“商业支持教育”的第一步。由于缺乏管理能力,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现在已经没有直接为着这个梦想做事了,但这个梦想其实也不是不能实现的。将来有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与合适的人们还要把它给实现。因为这个梦想,我很喜欢。
我大学时在学校卖书,都是让同学拿去试看;看完了他们就不买了.. 哈哈 当时心想,好书大家看,赚别人钱多不好意思。几年后,意识到梦想需要财力作为后盾。君不见,国外许多公益项目大都有慷慨的私人或财团资助。
我们的梦想有交集。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合作。
我梦想的部分是创办一所大学–小型研究型大学。在里面,教授能与学生教学相长,指导与切磋,探讨社会问题与探索自然奥秘。人数会在一千名以内。候选地点是北部湾沿岸小城市:)
两年前看了李开复的书和一些前辈的经历,了解目前法律法规还在严厉限制私人办学(当然商业性培训机构比较容易),自由空间不是太大。(开复提到他当年筹了上亿还是办不成,可见钱不是问题;政治才是问题)
我个人原来对学术兴趣很大,想投身教职将来创办新大学。后来思考:学术还不是关键。没有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学术能自由个屁。还没到火候。现在退而织网,准备从事与教育培训相关的商业。
万事万物相互效力。只要有心,千回百转,终会实现。
听你这么说,我们确实有交集。只是在中国,越美好的梦想越容易碰到牢笼的框,使得我们无法发挥。突破了牢笼,才能如意。否则只能天天为一些本不该有的障碍而费尽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