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选]培训市场要健康发展不仅靠资本,更要遵循教育行业自身规律

“选择培训是购买服务的过程,更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种投资。”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指出,教育培训市场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真正从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出发,不要夹杂着非正当的利益,甚至欺骗误导学生。

据了解,中国教育培训领域最早起步于公办高校剩余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发掘。改革开放以来,肇始于出国潮、学历热、考试热等市场需求情势之下,很多公办高等院校从培养公费出国语言类能力入手,开始了中国教育培训的起始阶段。很多中国知名高等院校成立的继续教育学院,以及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的各级网络学院,通过各种垄断的学历颁发等手段进行各种配套培训课程,也是公办教育资源涉足教育培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初期,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短暂政策空间,使得很多社会机构都热衷于兴办各种类型的学校,其核心业务就是以职业技能短期培训为主。随着政府政策的逐步调整,这些学校最终拆分归口于各级政府统一管理。90年代中期之后,重新恢复的出国留学热潮,催生了一些私立教育培训集团,它们改变了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利益格局,并最终推动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标准、教学标准和服务标准的提升。

“虽然近年来高层次的培训有了很大发展,但目前中国培训市场上,中、低层次的培训仍然是主流。”教育部职成司张志坤处长说。据了解,中国每年有将近 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其中近80%的人参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层次培训。每年有将近1000万人参加会计、烹调、美容美发等方面的培训。

“面对这么好的市场需求,应该好好管理和规范。培训机构自身应加强行业自律,首先要为学员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同时注意职业技能培训如何适销对路的问题。”张大力说,目前的情况是有的学员想学的内容没有,而现有的专业又离现实需求有差距,学校在培训过程中能不能真正地把实战型的技能传授给学员。

据介绍,教育部已商24个部委局和一些成熟培训机构的专家,正在研究制定教育培训服务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已经获得国家标准委同意,列入《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2013)发展规划》。下一步将成立教育培训服务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按照标准对各种培训机构进行质量评估,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教育行业有一些自身的规律,教育培训的发展其实并不仅靠资本,可能要靠更多的东西。当前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发展不均衡,优质品牌寥寥无几,大量的培训机构没有准确的市场地位和战略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表示,到目前为止,大多培训机构没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缺少课程研发力量和专职培训师,培训机构实际上只起中介作用: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之后,到社会上去找培训师。这样的低投入导致低产出,培训质量理所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坏。

中国最成功的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以“成功学”口号而超越了培训本身,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生活和信念。这样的机构在上市后是否还能保持成长期的理念?如果教育培训创业家仅仅是资本迷醉的幻想家,忘记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将会走向何方?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记者 倪光辉)